廖院長、副院長、詹校長、吳素幸前所長、植微所前所長及師長、各位長官及院內外嘉賓,植微所同仁大家好:
首先感謝各位貴賓在百忙之中撥冗參加這個典禮。今天的我是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站在這裡。謝謝院長及遴選委員對我的信任,以及許多師長與同仁的支持與鼓勵,讓我有機會今天以植微所所長的身分出來服務。
廖院長在2016年就職中研院院長時說的一句話對我影響至深,也是我今天即使帶著一顆惶恐的心,也能勇敢接下這個重責大任的一個重要原因。廖院長說『我是個平凡的人,因為家裡有事,所以回家幫忙』。雖然我相信大家都不認為院長是位平凡的人,但是他的想法對我這個平凡人有重要啟發,也就是平凡的人,只有有心願意努力,就有機會做不平凡的事。當時院長是回家幫忙,對我而言,沒有培育我23年的植微所,就沒有今天的我。因此,在植微所有需要我的時候,我理當義不容辭出來擔任起植微所所長這個重責大任。
今天的植微所的學術成就與國際能見度已經與許多國際知名學術單位並駕齊驅,這是建立在中研院優質的研究環境,以及歷屆所長、研究人員、技術團隊與行政同仁的共同努力創造出的成果。因此,我很幸運在植微所蓬勃發展之際接下所長,但也深感責任重大。素幸在擔任植微所過去六年多的所長任內,積極充實優化植微所軟硬體,全力幫助同仁建置關鍵設備,讓所內同仁充分發揮所長、專心研究。素幸是位重視溝通並擅長協調的所長,她任內舉辦定期及主題式的腦力激盪會議,增進同仁間的學術交流,促進關鍵議題的合作,對植微所的學術成就與國際知名度的提升,貢獻深遠且卓著。她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感動敬佩,在此我謹代表植微所向素幸致上最高敬意。
植微所近來延攬多位表現傑出的新生代研究人員,讓所內學術氣氛更加活躍,許多同仁學術成就卓越,屢獲國內外獎項及榮譽,令人欣慰。然而,我們不應該就此滿足,我深信植微所還有更大的潛力可以發揮。自從我決定申請所長這個職位後,我就常在想我能做什麼?在這思考的過程中,我腦袋開始蹦出一些新想法,因此我得到一個答案,就是每一個人都有無限潛能。所以在我就職的今天,我給自己的一個任務就是要「激發同仁潛能,挖掘植微亮點」,期許自己能當一位推手與伯樂,挖掘千里馬及激發更多人的潛力,期望未來每位研究人員,從PI到研究生,都可以用一句話說出自己甚至同仁最驕傲的科學發現。
但中研院的使命不僅單純做研究,我們還有社會責任。在此,期許自己能延續植微所的和諧自由學術氛圍的優良傳統,攜手與同仁一起努力朝中研院的三大願景邁進。
第一,積極促進植微所同仁間及國內外合作單位的實質交流與合作,一起成就植物及微生物學領域的全球頂尖研究。
第二,在鑽研基礎研究的同時,也秉持關心社會重要科研議題的心,當社會有植物作物及微生物關鍵問題需要解決時,希望植微所能有所的貢獻。
第三,積極延攬並用心培育植物與微生物學的研究人才,針對高中生及大學生進行推廣教育,與大學合作培育優秀研究生,並延攬全球植物學及微生物學頂尖人才到中研院工作,提供優質研究環境讓他們成就頂尖研究並在植微所札根。
今天,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我可以爬的更高,看得更遠。但高處不勝寒,我也難免會有盲點或思慮不周的時候,因此還需要師長及同仁們的提點與建言,讓植微所越來越好。植微所是個和樂的大家庭,我以身為植微人為傲,期待在未來與大家攜手努力,成就更多關鍵性的頂尖研究,並在2028年中研院慶祝百年華誕時,成為耀眼的亮點之一。
賴爾珉 所長
中央研究院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11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