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林納生] 全基因組分析感染蝴蝶蘭兩種重要病毒之小RNA

植物面對病毒侵入時,可藉由基因靜默 (gene silencing) 機制對抗病毒。由病毒所衍生的小型干擾核糖核酸 (viral small-interfering small RNAs, vsiRNAs),不僅可大量清除病毒之累積,亦有可能目標至寄主基因,進而重新改編寄主基因之表現,是故探討病毒vsiRNA之特性,可對植物和病毒之間的攻防作用有更深入之瞭解。蕙蘭嵌紋病毒 (Cymbidium mosaic virus, CymMV) 和齒舌蘭輪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 ORSV),為全球性危害蘭科植物最重要之兩種病毒,本所林納生博士團隊和台灣大學張耀乾博士證明此兩種病毒共同感染台灣白花蝴蝶蘭 (Phalaenopsis amabilis) 可加劇病徵表現,且增進CymMV的累積量,呈現病毒間不均等的加乘效果。利用高通定量定序方式分析蘭株感染病毒後vsiRNAs之組成,無論是單獨感染或共同感染,在感病初期或後期,兩種病毒visRNAs均具有相同極性和大小的特性,有趣的是,ORSV vsiRNA的切割熱點 (hot spots) 在共同感染時發生大幅轉變,此轉變不僅反映在蝴蝶蘭基因靜默路徑主要調控因子之表現量差異外,而且亦可能改變vsiRNA之潛力目標寄主基因。未來將深入探討這些變化對病毒複製傳播之影響或與病徵形成之關係,可應用於植物防禦病毒之分子機制研究,或提供蝴蝶蘭抗病轉殖育種新方向。

(研究論文發表於Pai et al., 2019.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https://doi.org/10.1111/mpp.12888)